<td id="qeoue"></td>
  • <button id="qeoue"></button>
  • 品牌/營銷方案必備:不斷思考對立面

    作者:  來源:  日期:2018-3-9 20:02:06 人氣:

    前言:感謝閱讀鷹九策劃公司最新案例分析

    單一介紹方案的優點,其實是不科學的。

     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「兩面性」。如果你只看到了它有利/成立的那一面,卻沒有看到它有害/不成立的那一面,就說明你并沒有真正了解它。

      前段時間,我一直在看一些咨詢公司做的品牌方案。

      且不說的確能從中學到很多東西吧。

      因為這些資料里的知識點,并不是令我感觸最深的東西。

      而真正讓我印象深刻的是:在這些PDF中,居然有近80%都只說了“采用該方案的好處”,卻沒有提“采用該方案的壞處”。

      當然,這種事也很容易理解:畢竟,咨詢公司就是賣方案的。而要賣一個東西,當然要多說/只說它的優點,少說/不說它的缺點...

      這從“賣”的角度上來看,的確是說得通的。

      不過,對于一個方案(或者決策)來說,這種做法其實很不科學。

      在《孫子兵法》里,有這樣一句話: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,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。

      意思是:如果你不完全了解用兵的有害方面,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有利方面。這時候出兵,勝算是非常低的。

      是的,任何事物都有它的「兩面性」。如果你只看到了它有利/成立的那一面,卻沒有看到它有害/不成立的那一面,就說明你并沒有真正了解它。

      而如果你都沒有真正(嘗試去)了解它,又怎能說它就是最終可行的方案呢?

      這篇文章,就來簡單介紹一下:一種我認為能非常有效的提升認知能力的思維習慣——凡事多想對立面。

      1.敢于質疑“金科玉律”

      要養成“凡事多想對立面”的習慣,首先你需要一定的勇氣——敢于質疑一切“金科玉律”。

      任何理論和方法之所以能成立,一定是因為它滿足了相應的「前提條件」,如果脫開這些前提條件,空講理論和方法,那都是耍流氓。

      比如1+1=2,這幾乎是所有人都默認的定理。

      不過,要想讓1+1=2,其實也離不開相應的前提——前后單位一致。比如1個+1個=2個,1天+1天=2天等等...

      而一旦脫離了這個前提條件,1+1就不一定再等于2了。比如1天+1小時就無法等于2,1噸+1克也無法等于2等等...

      翻譯到之前說的營銷方案,所謂的“前提條件”,就是指項目背景,品牌現狀和市場現狀等...

      而“金科玉律”,也有很多——可能是營銷教材上的知識點,可能是某位大拿說的話,也可能是大部分品牌都在做的事...

      而這些所謂的“金科玉律”,都是在某些特定條件下才能成立的,并不是絕對的真理。

      下面我們就針對一些常見的“金科玉律”來進行分析。

      2.1關于“心理核算”

      在科特勒的《營銷管理》中,有這樣一個結論:

      消費者傾向于把損失進行合并——如果產品的成本可以附加到另一項較大的購買中,營銷人員出售該產品時就會具有明顯的優勢。

      這就是關于心理核算(mental accounting)的知識點之一。

      其實道理也很簡單:對于損失(通常也就是成本),人們都是厭惡的,沒人喜歡損失。所以,作為營銷人,我們應該盡量降低人們對損失的感知——把多個損失合并為一個損失。

     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“包郵”——消費者只需花一次錢,就能同時購買產品和郵寄的服務。

      也包括大部分餐廳——消費者只需花一次錢,就能同時享用食物、餐具、餐巾紙和服務。

      還有航空公司——消費者只需花一次錢,就能乘機,看電影,吃飛機餐和享受服務等等...

      它們都是把多項損失(多項成本)合并為一項損失(一次支付)。

      然而,這一定是一條鐵打不動的準則嗎?

    本文關鍵詞:策劃公司、營銷策劃公司、品牌策劃公司、品牌策劃、營銷策劃


    掃描下方二維碼,即刻分享文章至微信!
    分享當前文章至: